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 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 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 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 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 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 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 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 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 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泉州:专家模拟测评 指出创卫短板
- 前瞻:詹姆斯欲复仇老鹰 马刺双德PK考神+浓眉哥
- 凉山版“大唐不夜城”!这座600多岁的古城你得来看看
- 传《失落之魂》将再度延期 两个月前刚跳了票
- 《英雄无敌:上古纪元》新视频 新圣殿城镇和天使展示
- 德罗赞32+13中致命3分 双枪空砍57分奇才负猛龙
- AMD盤後慘跌7%|北京下週撒錢?|天下雜誌
- 客厅与卫生间隔断设计指南
- 近期诈骗猖獗 厦门一天三大案,被骗90多万
- 纯碱市场早报,产业数据
- 市、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
- 玻璃样本企业库存创23个月新高,产业数据
- 9月5日3D玻璃板块涨幅达3%,行业资讯
- 苹果最贵手机:折叠屏iPhone价格可能不止15000元
- 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厦门湖里区道路停车位免费
- “无接触安心送”取餐柜 首批入驻厦门四家医院
- 《奥日》总监谈《GTA6》定价 不应超过69美元
- 市、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
- 值机更方便 西昌青山机场航班截载时间缩短为25分钟
- 厦门交警:疫情防控应急运输车辆优先通行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